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最新资讯

置入支架不能“躺平”,科学运动是良药

时间:11-30 来源: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:173

置入支架不能“躺平”,科学运动是良药

“放上支架后,不敢动了。”邢先生很爱运动,和朋友相约健身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。今年年初,邢先生因冠心病进行支架手术,术后回家休养一段时间后,热爱运动的他又重回健身房。结果发现,半小时下来,就已经心慌气喘、体力不支了。邢先生认为这与放支架有关,情绪低落的他觉得要和运动说再见了。像邢先生一样,很多冠心病患者认为一旦放入支架就不能运动了,因为支架是外来装置,活动时一使劲可能会掉下来。何况心脏病患者的心脏本来就不好,卧床休息才是最好的选择,不少人选择“大门不出,二门不迈”。其实,运动后出现心慌气喘、体力不支,并不意味着不能运动了,人们更应该关注是否运动方式不合适,并学习科学运动。“安装心脏支架的目的简单说就两点:一是改善生活质量,二是提高运动能力。”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汪芳指出,制作心脏支架的材料很特殊,不仅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支撑力,还特别有韧性,可以随着血管有效地弯曲迂回,而且耐腐蚀、不生锈,这些特点确保支架在血管中非常稳定和安全。关于支架是否会掉下来的问题,汪芳解释称,手术中扩张支架时通常采用高强压力,使得支架紧密贴合血管内壁上,如同长在上面一样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,冠脉上的细胞也会生长、迁移,一点点覆盖支架的表面,最终使得支架成为人体血管的一部分,即使强烈的运动也不会移位或脱落。汪芳表示,一些冠心病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,总是不敢活动,更有甚者不敢大声说话或咳嗽,担心支架松动,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。“科学的运动是良医、良药。”汪芳表示,对心脏病患者而言,科学运动能够促进心脏侧支循环的建立,帮助改善心功能。同时,运动锻炼也有利于控制血脂、血压和血糖水平,减轻体重,对于改善病情和预防血管“再狭窄”均有疗效。不过,心脏病患者的运动量既不能过大,也不能过小,过大容易引起意外事件,过小达不到锻炼要求。汪芳建议患者在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,结合个人喜好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,不要进行激烈的对抗性运动,如打篮球、踢足球等,推荐较低强度的有氧运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自行车、跳广场舞以及在器械上完成的脚踏车等活动。此外,哑铃、弹力带等小器械抗阻运动,一些柔韧性、平衡性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。汪芳提醒心血管病人群运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。不可盲从,因人而异普通的冠心病如心绞痛患者,术后无伤口限制即可下床日常活动。心肌梗死患者术后要根据病情轻重,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活动以及运动锻炼。避开早晨,提前热身锻炼时尽可能避开早晨,运动前不宜进食过饱,运动后也不要立即洗澡。运动前的热身必不可少,拿出5-10分钟活动一下关节,可以让心血管提前适应一下。运动结束后再做5-10分钟的放松整理,帮助运动系统血液缓慢回流到心脏。科学规律、长期坚持不能“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”,要科学规律和长期坚持。有氧运动每周3-5次,每次活动时间30-40分钟;抗阻训练每周1次。量力而行、循序渐进运动强度要量力而行、循序渐进,以运动时仍能做到均匀呼吸为佳,运动后既不“闷”,也不“堵”,而是微微出汗。可以简单粗略地估计一下目标心率:(170-年龄)次/分钟上下,或者在静息心率基础上增加20-30次/分钟。科学服药,多措并举冠心病是终身性疾病,“运动无法代替吃药”,只有多措并举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。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最新资讯